
近幾年來,每次到了佳節,心情好像都會異常低落。
一大早起床上了課,中午回到了研究室發現竟然一個人都沒有。
常常在想找人說話聊天吃飯,視線裡卻是沒半個人影時,
懷疑是不是被全世界的人隔離了。
在隔離的情況下,腦中閃過的是平凡的聖誕節、即將到來的跨年,
有股衝動只想一頭栽進被窩裡睡到明年。
為了平復這種無聊的哀怨,我把我該做的工作們一件件列出來:
油畫作業、練鼓、打工、論文、期末考…等等。
呼,如此一來連牢騷的時間都被壓縮了。
※※※
晚上,思考的是人和人互相影響的互動,
以往的我一直都是像一缸水一樣,任人擺佈,任人染色。
在今晚,突然冒出了那麼一丁點「我終於懂得自己選擇了」的感受。
想到了學姐上星期語重心長地說:
「你也是我少數很願意當成好朋友的學弟之一,而且也幫了我很多忙,
可是卻是一個到現在我還不能抓到默契的人,
我好像常常講錯話,不懂你在想什麼。」
聽了之後也許有點難過,對於她說的抓不到默契也有些灰心,
至少慶幸的是,她在灰心之於讓我知道,
「並不是因為你個性有缺陷。」
這好像讓我又有了一些力量願意去堅持自我。
我並不需要隨別人的喜好隨之起舞,
即使我做得到,但我還是想保有自身特色。
儘管如此,我還是選擇了一些我願意受到影響的,
就是近來認識很多喜愛音樂的朋友,
同時也喜歡閱讀和攝影,我忍不住地想「追趕流行」,
打聽了幾本書,詢問了些攝影方面的知識。
希望寒假能多念幾本書,能多寫些好看的文字。
我野心不大,只要可以從這些事當中得到快樂就好。
※※※
而到了現在,我正在思考的是:我呢?我也有那個能力去改變別人嗎?
或者是,有人願意去嘗試抓到和我之間的默契,願意被我影響嗎?
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我終於能有資格覺得我又成長了一些。
於是我告訴自己要更堅定一點,好像鞏固著自身人格一樣。
即使我們知道根本沒有什麼是 "real me" 。
就像電影裡的對白一樣:
Andy Kaufman: You don't know the real me.
Lynne Margulies: There isn't a real you.
from <Man on The Moon>